30项重点民生项目年内目标任务均已完成,
现对市级“我为群众办实事”
重点民生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效进行公示,
诚邀您对重点民生项目
成效进行满意度评价,
并提出宝贵建议。
(扫描二维码参与测评问卷)
市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效公示
1.大中型企业创新活动覆盖计划
项目内容:力争实现潜在独角兽企业零突破,新增瞪羚(潜在)企业 10家、高新技术企业 100 家,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占比达到 50%。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全市已获批瞪羚(含潜在)企业12家;并已筛选储备4家企业拟申报潜在独角兽企业;已入选备案高新技术企业85家(含正在公示的1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21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95家有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0.73%。通过培育认定一批科技型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推进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
项目内容:中心城区计划改造36个老旧小区、17437户;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计划完成审批85台,完成加装78台。2021年12月31日前,中心城区计划36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开工,完工13个,完成加装电梯审批85台,完成加装78台;2022年3月31日前,中心城区36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
进展情况及成效:今年目标任务已完成。中心城区36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已完工13个小区。完成加装电梯审批127台,完成加装80台。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道路通畅整洁、楼体墙面干净、车辆停放有序、雨污管网分流、配套设施完善,在大大提升辖区居民居住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让文明意识、整洁习惯深入小区、深入民心,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破解了老年人下楼难题,实现了小区的华丽变身、画出了党群关系同心圆。
3.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
项目内容: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惠企通”“市内通办”“赣服通”4.0版建设等为重点,着力提升“放管服”改革实效,全力唱响“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最佳设区市”目标。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①在全省率先推行学生公交卡、老年人公交卡“就近办理”服务,切实解决“一老一小”公交卡办理不便难题。
②“赣服通”4.0版吉安分厅上线10167个特色服务事项,列全省第一。
③市本级房管、医保等5个自建业务系统全部完成“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对接,151个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④在全省率先打造“免证办理”政务服务大厅,400项高频事项通过“刷脸”“扫码”可直接办理;高层次人才认定、职工退休等7个“一件事”实现“一次办”。
⑤企业开办、注销时间均压缩至1个工作日,列全省第三。
⑥开展“局长进政务大厅”活动,现场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1800余个。
⑦吉安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累计受理诉求32.1万余件次,办结率99.43%,满意率97.37%。
⑧开展“您提我办 您提我改”意见征集活动,征集群众意见158条,回复154条,正在办理4条,群众满意率98.7%。
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4.关心关爱灵活就业群体行动
项目内容:把灵活就业群体纳入服务职工范围,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清凉等活动,对符合建档条件的困难职工开展常态化帮扶。发挥“三师一室”平台作用,针对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劳动合同、工伤、工资和劳动保护等问题,加大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力度,为零工经济就业群体提供员工体检、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打造爱心驿站、农民工散工服务站点、爱心妈咪小屋等站点100个,为外卖骑手、快递员、货车司机等零工经济就业群体提供避暑取暖、餐食加热、饮水供给、电瓶车充电、应急药品等服务。为1万名零工经济就业人员赠送1份人身意外医疗综合保障计划。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①创新服务模式,举行全市零工经济就业群体集中入会仪式。全市共组建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工会210余家,会员5.55万人;
②积极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走访慰问9874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防暑物资89.37万元;
③组织“三师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行动16次,举办“法律讲堂进园区”专题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为70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④关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心健康,组织6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赴井冈山参加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通过“三师一室”化解劳动争议案件91件,开展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知识讲座61次,提供义诊及心理咨询服务521人次;
⑤开设暑期公益托管班、周末公益兴趣班,为20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提供免费的暑期托管及周末兴趣班服务。组织15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参加阳光少年成长营活动;
⑥打造职工服务平台,建设爱心驿站87个,爱心妈咪小屋36个,农民工散工服务站29个;
⑦为1万余名零工经济就业人员各赠送1份人身意外医疗综合保障计划,每人各享保障金4万元。有效壮大了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有效覆盖;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对涉及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分担新业态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5.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项目内容:建立健全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提升市民对《吉安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提升物业管理行业监管能力,着重规范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服务合同备案管理、物业承接查验行为;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和考核体系,强化物业管理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推广物业服务企业星级评定;推进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实现物业管理透明化;提升业主自治能力,推行业主决策电子投票平台;发挥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制定和完善物业管理行业自律公约,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开展了企业星级评定、物业信息公示、物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创新了“红领管家”“香榭治理”等红色物业管理试点,建立了以《吉安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为龙头,以《吉安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等10个配套文件为支撑,以业主决策电子投票平台等3个信息化平台为手段的“1+10+3”物业行业监管体系,有利兼顾了各方利益,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推动物业管理工作从行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增强了社区治理合力。
6.开通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直接结算
项目内容:开通外省、市已入国家医保异地就医平台网的定点医药机构普通门诊费用直接刷卡结算,吉安市各县(市、区)至少开通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开展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我市开通了与京津冀、长三角和西南5省份等12个国家试点地区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市内72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国家医保异地就医(普通门诊)平台。吉安市参保人员或省外参保人员办理了异地就医或异地安置手续的,均可以在上述省市的有关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直接刷卡结算普通门诊费用,参保群众看病就医医保结算更为方便,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开展“亲情连线”活动
项目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数字乡村建设,在留守儿童、老人集聚的农村,以设立“亲情连线”等方式,搭建外出务工人员与留守儿童、老人联系交流平台,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者采取在“亲情连线工作室”或“上门入户”面对面两种服务形式,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使留守老人、儿童与外出务工的亲人在线上“云团圆”,现已提供亲情连线志愿服务3842场(次)。同时,发动党员等志愿者对留守老人提供上门理发、健康义诊等生活服务,现已提供综合服务2789场(次)。通过搭建平台,对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阅读指导和文具书籍捐赠等服务,受惠群众达3万余人。
8.建立吉安市大数据防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
项目内容:通过大数据比对,监测所有农户特别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第一时间发现和掌握预警对象,建立实时监测、快速响应的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机制,防止规模性返贫。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全市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已全面启用。其中吉州区在推行试点建设过程中,重点锁定“三类人员”为重要群体,创新“知困即核”“遇困即扶”“消困即退”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三步法,识别流程大大缩短并取得良好成效,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筑牢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篱笆。
9.中心城区道路提升改造
项目内容:文山路、人民路、中山东路、解缙路、香榭路、光明路、新村路、库背路、瑞和路等9条老旧道路提升改造,道路总长4282米。2021年12月底完成文山路、香榭路、新村路、瑞和路等4条道路提升改造;2022年3月完成解缙路、光明路、库背路3条路道路提升改造;2022年6月完成中山东路、人民路等2条道路提升改造。
进展情况及成效:今年目标任务已完成。已完成文山路、香榭路、新村路、瑞和路等4条道路提升改造,道路改造总长1360米。中心城区人行道破损缺失、道路拥堵、乱停乱放现象进一步减少,道路通行效率进一步提升,极大地改善了中心城区人居、出行环境,有效解决了行路难、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之事。
10.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改造
项目内容:推进中心城区城北江子头、理想城、新桥社区、上江界、滨江春天、金鸡湖、正丙岗、新村、文景、玉景10个菜市场主体竣工。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目前,这10个菜市场已经全部竣工。其中城北江子头菜市场将于近期投入使用。新桥社区菜市场正在招商。金鸡湖菜市场、文景菜市场、玉景菜市场正在内部装修。新菜市场的建设实现“干湿分离、生熟分离,环境提升、管理提升、服务提升”的目标,且都配备了地下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有效改变菜市场周边停车难、停车乱现象。
11.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
项目内容:增加安排担保基金700万元,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3亿元 ,其中扶持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占贷款总数60%以上,到期贷款回收率在95%以上。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已增加安排担保基金7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6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5.7%。其中,扶持个人创业12.45亿元,占贷款总数74.56%。到期贷款回收率99.97%。申请材料进一步精减、办理流程进一步简化、担保门槛进一步降低,贷款发放总量稳中有升,贷款质量稳步提高。
12.智能安防小区建设
项目内容:在新建小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中同步示范建设智能安防小区,建成小区数量占全市小区总量比例达30%以上。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全市纳入三年规划建设的住宅小区有1626个,截至12月13日,已建成564个,建成比例34.69%。实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卡过留痕”,基本实现侵财型案件“零发案”,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能力和水平,为居民创造了安居、乐居的平安生活环境,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3.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担保成本
项目内容:不区分担保金额,不区分是否有股东推荐或园区反担保,一律按照担保金额的1%/年收取担保费。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已会同吉庐陵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修订《吉安市吉庐陵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有关业务收费标准》,规定不区分担保金额,不区分是否有股东推荐或园区反担保,一律按照担保金额的1%/年收取担保费,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截至11月30日,该项政策共惠及企业135户,涉及担保金额7.8亿元,共减免担保费390万元。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后,壮大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实力,增强了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为我市推进降成本、优环境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14.5G网络覆盖质量提升工程
项目内容:适度超前部署5G网络,在实现市中心城区深度覆盖的基础上,加速向有条件的县(市)镇延伸,实现“县县通5G”和重点城镇5G网络连续覆盖,2021年新开通5G基站2000个。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全市今年新开通5G基站2370个。目前,我市已建成开通5G基站5062个,实现了市中心城区、各县(市、区)城区、园区以及部分重点城镇5G网络覆盖,让更多群众享受到5G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为进一步推进5G在各垂直行业的应用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15.中心城区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
项目内容:按照“问题导向、规划引领、急用先行、分步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系统实施中心城区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在全面开展雨污管网清淤检测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污水、排水专业规划,分3年实施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补齐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短板,基本消除内涝隐患,改善水环境质量。
2021年: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完成2021年-2025年中心城区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编制,启动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前期综合服务招标。
2022年:完成清淤检测摸底调查等前期工作,进场开工;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编制,完成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编制或修编。
2023年:推进所有市政、小区及公建的雨污管网修复改造,推进相关排涝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024年:查漏补缺,确保现有雨污管网修复改造全覆盖,完成排涝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完成管网及配套设施验收、移交,形成成熟高效的制度机制,确保三年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进展情况及成效:今年目标任务已完成。已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完成2021年-2025年中心城区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编制,启动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编制,已完成前期综合服务招标。突破了以往“九龙治水”的建设管理模式,全面系统推进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涝治理、污水处理、小区管网改造试点项目先行实施,进一步为群众解难纾困,排水防涝及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三年行动整体推进积蓄经验;后河水质持续改善提升,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后河旅游景区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完善排水设施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加强了生活污水源头管控。
16.停车管理提升行动
项目内容:科学施划公共停车泊位,因地制宜增设人行道停车泊位,逐步发展城区道路公共停车泊位自动电子收费系统。对老旧小区周边道路及微循环改造后道路,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实行车辆夜间7时30分至次日早上7时30分单边有序停放。出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的意见》,推动市行政中心及各级行政机关、沿街单位、窗口服务单位优化群众及企业车辆出入管理,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实行潮汐式开放停车,扩大停车资源供给,鼓励新建公共建筑提高停车位配建标准,并对社会车辆开放。中心城区计划建设17个公共停车场,提供停车位3349个,年内建成14个公共停车场、2759个停车位。建设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平台,完成吉州大道路侧泊位的接入。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① 一是实施潮汐停车。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边具备停车条件的26条支路实施潮汐停车,明确停车时间为夜间19:30至次日的7:30,并设置相应的交通标线,允许车辆在规定时段内单排、顺向、靠边有序停放,共计释放停车泊位1230个,有效缓解了老城区停车难问题。二是增设熊猫车位。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周边,为缓解上下学高峰临时停车压力,在市保育院、凤凰小学、天立小学、青原思源学校、青原区机关幼儿园等9所小学周边,增设了“熊猫”车位,共计96个。三是施划便民停车泊位。在中心城区部分公厕和ATM自助取款机附近施划了4处临时应急停车泊位,以解决应急停车难。
②已建成阳明西路、锦绣文山东区配套等10个停车场、2408个停车位已建成,物资局宿舍停车场等4个临时停车场、417个停车位正在进行标识设置、划线等扫尾工作。
③吉州大道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系统已建成,已完成吉州大道1232个停车泊位数据接入,在此基础上升级改造的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项目已挂网招标。
④在市行政中心开放下属单位办事人员车辆录入,并给予楼内单位更多车位授权权限。为优化营商环境,尤其对全市重点骨干企业授权了93辆车的进入权限。
以上措施的落实,增加了中心城区停车泊位,“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前提下,满足了老旧小区居民、上下学高峰时段、办事群众、临时应急的停车需求。合理规划建成的立体停车场、零星闲置地块临时停车场、公园绿地地下停车场,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中心城区停车用地紧张得到缓解。
17.村庄整治建设
项目内容:完成747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和911个市县新农村建设自建点的整治提升建设。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今年投入各类建设资金4.97亿元,全面完成1658个(其中省级村点747个、自建村点911个)村庄整治建设村点建设。按照“四美”标准,全年打造了23个全域美丽乡镇、187个美丽村庄和31191个美丽庭院。吉安县、吉水县、万安县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安福县、井冈山市、青原区被推荐为全省“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市、区)。推荐井冈山市耕云红梦源、泰和县一方院子等10家民宿申报全省五星、四星级休闲乡村民宿。
18.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项目内容: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加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2021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一所300-500张床位的护理型养老院或突出护理功能的综合养老院,70%以上的公办养老院完成设施改造提升并通过消防审验。市辖区所有街道、其他县(市)城关镇建成1所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嵌入式养老院。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13个县均建成1所以上护理型养老院,对有意愿的失能特困人员实现了100%集中专业照护。全市217家公办养老院均完成或正在实施改造提升,其中完成改造182家,完成率83.9%。建成和在建社区嵌入式养老院28个,其中街道(城关镇)层面嵌入式养老院20个,覆盖率100%。建成具备助餐等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827个,覆盖72.7%的农村建制村。初步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19.打造吉安市精品红色旅游
项目内容: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吉安段)项目,于2021年底实现重点项目全部动工,永新、遂川、井冈山三个重点建设区基本建成;整合优质红色资源,发布一批红色精品线路,推出两条精品线路,以中心城区为重点,连接井冈山山上、山下互动;上线运行“云游吉安”智慧平台;高质量承办2021年中国红博会。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吉安段)一期工程的完成和精品旅游线路的推出,充分利用了我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地方特色优势,促进了城区与县市区的联动,让红色资源更好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云游吉安”智慧平台的上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VR、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汇集了文旅业态大数据,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移动化在线旅游综合服务。红博会的成功召开,掀起了新一轮走红色道路、讲红色故事、品红色文化的时代热潮,为新时代红色旅游跨区域联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开启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新征程。
20.农村公路建设
项目内容:新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改造建设农村公路危桥80座,完成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000公里,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
进展情况及成效:已完成。目前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74个614.8公里;完成危桥改造项目81座;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32个1087.9公里,完成投资72450万元。“道路兴则百业兴”,新干县、安福县已完成“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申报复核工作,交通运输部已完成评定和公示(全省总共6个县);吉安县已完成了省级示范县实地复核,待省交通运输厅最终考评结果。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有效盘活了乡村旅游资源、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为村民们铺就了致富幸福的大道,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吉安奋力建设“三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21.实施第4期学前教育行动
项目内容:中心城区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秋季开学,新增60所山村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000个。
22.中心城区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
项目内容:在鹭洲西路与君华大道交叉口东北角地块、中山西路与君华大道交叉口东北角地块新建绿地内建设3座公厕;加强城区公厕管理,强化新建公厕移交后的监管,达到二类公厕管理标准,建立一人一厕专管机制,定期开展公厕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免费开放等达标检查,确保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要求。
23.公共体育运动场所免费或低收费延时开放服务
项目内容: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江西省体育局要求的“体育场馆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的基础上,全市36个大中型体育场馆每天延时2小时,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
24.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项目内容:进一步扩大就业,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青年见习等计划,确保完成今年全市0.11万青年见习任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完成政府补贴性培训任务,开展创业培训1.3万人次;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72万人。
25.开展城区养犬常态整治
项目内容:划定城市限养区范围,制定烈性犬的标准、名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作用,引导群众文明养犬。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外出遛犬不拴绳、随处便溺不清除、携犬进入禁入场所等养犬违法行为。制定出台养犬管理规范性文件。
26.建设吉安市数据开放平台
项目内容:建成“1+3”的公共数据开放服务体系。其中,“1”是开放系统,为公共数据开放服务体系核心载体;“3”是配套支撑体系,即:一套制度提供数据开放依据、一套规范健全标准体系、一批创新应用促进数据开放。提升民生服务、政府管理。重点围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汇聚市县两级部门、12个主题数据库,向社会提供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下载、API接口调用等服务,免费向公众提供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类公共数据。
27.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内容:全面完成61.9万亩高标准农田。2021年11月底前完成项目总体工程量的45%;2022年1月完成80%;2022年2月完成90%;2022年3月全面完成。
28.“区块链+农业”试点示范
项目内容: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特产品BaaS基础平台、溯源基础平台、井冈蜜柚、茶油、芦笋农产品上链;试验区块链技术在农特产品产业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吉安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打造原产地品牌保护,率先实现吉安市企业特别是农特产品企业全面深度数字化转型升级。
29.残疾人关爱行动
项目内容:培训残疾人270名,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452个,为1518名残疾人购买“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对确需的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家居无障碍改造。为16周岁以上有长期照料护理需求的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照护和托养服务。对具有本市户籍或有效居住证,有康复需求和诊断明确的0-7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基本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救助,其中康复救助重点保障对象实现应救尽救。
30.“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
项目内容:组织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干部深入基层对全市6633名烈属进行入户走访慰问,以拉家常、发放慰问金慰问品等形式进行活动,做到全覆盖。针对烈属“急难愁盼”问题,提出并落实好解决方案,切实为烈属办实事、解难题。
来源: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