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吉安 发表于 昨天 22:07

对话杨万里(文/徐晓军)

对话杨万里(文/徐晓军)

读张瑞君著《杨万里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一版)。读着读着,文节公飘然而至,我起身作揖,说道:



文节公,你8岁丧母,跟着教书乞食的父亲颠沛流离,有一餐,没一顿,诗书果腹,笔墨解渴,终于在27岁那年高中进士。文节公,我很疑惑:中进士,多少人藉此人生开挂,升官发财,你进了官场,却命途多舛,甚至比少年时的苦难更难熬。熬了快30年,好不容易当了个京官,未满四年,却又被贬出京师。你的学生继位当皇帝,请你再次入京,不到一年,你竟自请外放。再过两年,你干脆辞官不做,幽居故里,住进你32岁那年盖的三间茅屋,从此薄酒诗书,清贫自养,终老荒野。

是你不谙治政?非也,你的《千虑策》纵论国计民生,句句掷地有声。

是你只懂清谈?非也,你主政奉新,不出一年,当地财税充盈,民风渐臻淳厚。

是你情智鲁钝?非也,你幽默风趣,性格开朗,与人处,与友交,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宦途多舛也就罢了,怎么说你都是有奉禄的人,也有荣享尊位的高光时刻,临了临了,却连衣锦还乡的资财都没有。你一辈子,到你的儿孙,都住在那三间茅屋里,甚至比不上村里种地的农民。

文节公,自家日子,自己一生,如此这般,你后悔过吗?

文节公听后大笑,捋一捋胡子,说道:

游学20载,居无定所,餐无定时;宦海30余年,呼来贬去,风打萍漂,我这一生啊,也就最后十几年,躲在三间茅屋里,过了些清心日子。但是,对自己的境遇,我不后悔,对没有资财留给儿孙,更不后悔。我的父亲也没有财产给我,他给了我诗书,给了我气节。



你应该听说了,孝宗皇帝说我“直不中律”,耿直得过头了,用我们吉水土话来讲,就是“昂”。我的学生,光宗皇帝,婉转一点,说我“也有性气”,也还是这个意思。

你们现在讲得最多的,是“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但有一点很少人讲:吉水多“昂董”。宋明时期,吉水的管辖范围,比现在大得多。晚我110年的文天祥,那时候也是吉水人,比我还“昂”。明朝的邹元标,打不死,扭不转;王艮,不肯易节,直接奉上身家性命……看到家乡“昂董”辈出,我是欣慰的。因为“昂”,这些有机会做官的人,没有谋到荣华富贵,没有求得飞黄腾达,却坚持了做人的操守,护住了一个地方的风气。庐陵文化以气节闻名,没有这些“昂董”,气节何来?



你说的那些艰难困苦,缺失不满,也曾有人非议和嘲笑过,我还是坚定地告诉你,我不后悔。我少年困苦,却一路上进,中年多舛,却未愧父志,晚年清贫,却心安理得。

谢谢你梦见了我。也有可能是我梦见了你,梦见了你所生活的时代,梦见了你们那个时代应该有的样子:国家安定繁荣,社会风清气正,人民安居乐业;每个人都得偿所愿,生活幸福。

青原金雨印章 发表于 昨天 22:22

吉水多“昂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话杨万里(文/徐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