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吉安 发表于 2024-8-17 17:47:50

细婶(文/蔡永红)

细婶(文/蔡永红)

细婶是我的一个邻居,和我母亲差不多年纪。母亲已经去世30多年了,她也去世30多年了。每当想起母亲,我也会想起她。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家里很穷,当时父亲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公社卫生院工作,一个月也难得回来一次。妈妈拉扯着我们兄弟5个,一个女人带着一群孩子,在生产队里自然挣不到工分。而细婶家却不同,她没孩子,细叔和她都是男女强劳力,挣的工分多,到了年底,自然分红也多。虽然那时每10个工分只值几毛钱,总之细婶家的生活要比我家好多了。

细叔不但身强体壮,还是一个什么农活都干得十分漂亮的种田好手。他插的秧,不用拉绳子就直得象木工弹的墨线一样;他耙的田,平得象湖面一样。整个生产队,就数他样样农活都精通。也正因为这样,他很看不起我二哥、三哥。那时他们只有十五、六岁,自然活没有细叔干得好。于是每次评工分时他都要压我哥的分,明明可得8分,他说就只能得7分。他还嫌我们一家人吃饭的多,干活的少,说是我们揩了他的油。母亲每次听到他的这些话也不反驳,只是暗自流泪。



对于细叔的那些言行,还有一个人伤心着急,那就是细婶。恰恰相反,细婶却很同情我家的困境,可是她又不敢当面顶撞细叔,甚至连劝都不敢劝一句。每次细叔说了什么难听的话,她都要想法子向我母亲解释,要么帮我母亲干点活,要么拿点菜呀什么的过来。就象对一个老在外闯祸的孩子一样,她总要为孩子所伤害的人赔礼道歉。

听母亲说,我生下来时父亲见又是一个男孩,心里很不高兴。他很想要个女孩,因为我已有了四个哥哥,所以父亲要把我送给一位远房亲戚。细婶听了就悄悄劝我母亲,要我母亲不要答应,自己的亲骨肉怎么送别给别人呢!后来我真的没送走,细婶也对我特别好。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早上我在河边放牛,看到细叔菜地里的黄瓜长得水灵灵的(细叔不仅田种得好,菜也种得比别人好),竟忍不住跑过去摘了一根,躲在小河边吃了起来。不巧的是细叔这时刚好扛着锄头来菜地里,被他碰了个正着。他勃然大怒,大声呵斥我,说他自己还没尝鲜呢,就被你小子吃了,要吃不自己种去!我吓得不敢作声,心想只要他和我母亲一说,一顿打是少不了了。放牛回家,我扒拉完饭就赶紧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不在家总打不着了吧。下午放学回来,我却意外看见有几根黄瓜放在厨房的竹篮里。我们家种的黄瓜还才开花呢,这是哪来的啊?母亲见我发愣,告诉我,细婶上午来过,她说以后要吃什么就问她,不要自己去摘,省得挨骂。母亲说完补充道,“细婶是个好人,你要听话啊”。

我再也没有惹事生非了。细婶总是默默的关心着我,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要悄悄拿点给我。就是去山上干活,也要采一包野草莓或是杨梅回来给我吃。她就象我母亲一样,我很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得出细婶其实活得并不轻松。细叔动不动就骂她,骂得最多的是“你这个绝代鬼”。怎么骂,细婶也不还嘴,只是暗自垂泪。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细婶没小孩呢?”母亲总说小孩子不懂事,不要问。临了母亲也会加一句,“你细婶也命不好啊。”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细婶一直没有怀胎,至于什么原因那时也无法检查。细叔就怪她,细婶哪里知道生不生小孩也有男方的原因,她始终认为这是女人的无能。所以对于细叔无休止的责怪,她只有默默忍受。

我开始上中学了。那时学校食堂不提供菜,只负责蒸饭。每个星期同学们都得回家一趟,带足下星期的米和菜。我家穷,自然没什么好菜,带得最多的是菜干炒黄豆。这个菜好留但很不好下饭。一个星期六的傍晚,我又回家带米菜。细婶搂猪草经过我家门口时,她突然站住脚,叫着我的小名。我问细婶有事吗?她小声地说,“你把带菜的茶缸给我,我炒点菜你带去。”我把茶缸给了她,她小心地把它藏在猪草下面。第二天上午,她同样小心地从竹扁篓里把茶缸交给了我。我打开一看,啊!是满满的一茶缸干红辣椒炒咸猪肉,久违的肉香扑鼻而来。在那时,只过年节才能吃上肉。我知道,细婶留下的这些肉决不是她吃不完的,而是省下来的。从此,细婶几乎每个星期六傍晚都会从我家门口经过,“顺便”把我的茶缸拿去,第二天交给我的不是咸猪肉、就是腊鸭子,或是鳅鱼干。



吃着细婶的菜,我从初中读到高中。高考前一次回家,却没见细婶来,第二天我去学校,已经走过了她门口好远了,突然听见背后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是细婶!她追上我,从胸前的拦裙兜里掏出6个咸鸭蛋,一边放进我的书包,一边说,“我昨天人不舒服,没来,晓得你今天要去,我就在门口守你,不晓得你一下就走远了。听你娘说,你要考了,我煮了6个蛋给你,吃了吉利。”说完她转身走了,看着细婶略显佝偻的身躯,捧着还有余热的咸鸭蛋,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天不遂人愿,我高考落榜了。后来我远走他乡,每次给家去信我都会问细婶可好?春节回家,我也会买点礼物去看她。再后来,我成家立业,琐事繁多,去信日少,回家更少。细婶的情况也不甚了了。

那一年,我带着妻儿回家过年,在计算着礼物时我没忘了细婶一份。回到家,母亲格外高兴,团圆的日子是那么温馨。我突然想起细婶,对母亲说我要去看看她。母亲一听,脸含凝重,缓缓地说,“你细婶春上死了。”我大吃一惊,“她怎么死的,她不是还不到60岁吗?”“还不是怪你细叔。栽禾的时候,你细婶全身浮肿,有病不给治,还要她去拔秧栽禾,不就是这样拖死了。”



我看着母亲,她也已头发花白,可她却是儿孙满堂,正享受着天伦之乐。而细婶呢,却孤独地死了。她没有儿女,却从不吝啬自己的母爱啊。给我的一茶缸一茶缸的菜里不正含着浓浓的母爱吗?她到死也没求回报。我为自己的漠然自责。

我轻轻地来到她的坟前,一抷黄土遮不了她的音容笑貌。我没有烧纸点香,没有跪地祭拜。只从旁边采了一些青枝,扎成一个圈,放在了她的坟前。

细婶已常留在了我的心中,30几年过去了,一直没忘。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融媒体中心

不不不不不 发表于 2024-8-17 19:49:41

https://app.maidi.me/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maidi.me/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maidi.me/public/emotion/face_068.png细腻

唯善是寳 发表于 2024-8-17 21:16:03

那个时候有没有圣女果。

唯善是寳 发表于 2024-8-17 21:21:59

60 年代有一个本性,我可以说吗?只要饿过饭的人,帖子也没几个 60 以上的, 就能看出本质,小孩子多肯定有争饭吃的,你下次写下争饭吃的经历。有些孩子天生就会争,有些不会,但是家长都喜欢给不争的孩子饭吃,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饭有什么争的,现在争如何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婶(文/蔡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