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近70年的三个阶段和体系
中海堂 步拉阁 2022-03-20 21:32巴菲特
1930出生(神奇的年份),大萧条时代实际诞生了很多很出色的投资人。关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早期是两家公司,伯克希尔成立于1806年,哈撒韦成立于1888,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
1950年,纽约上课师从格雷厄姆。
1951年,去盖可保险认识了洛里戴维斯(帮助巴菲特打开了保险浮存金的世界,让巴菲特找到了大规模的、低成本的投资资金,戴维斯在1999年去世)。
1954年,进入格雷厄姆公司,同时在可可豆实际案例中认识了普利兹克并并且了解到并购中的避税设计。
1956年,26岁的巴菲特谢绝老师邀请,回到奥马哈成立了自己的合伙基金公司,主要代客理财。
1957年,第一次认识听说芒格。1958年,通过桑伯恩地图公司案例深刻了对并购控制和避税方法。1959年,正式认识了查理芒格,并搭档一辈子。
1961年,开始买入伯克希尔。
1963年,处理邓普斯特被工会和当地人臭骂成为过节老鼠,开始感觉到恐惧(清理资产带来负面声讨)和反感烟蒂投资模式。
1964年,因为想惩罚对手和诱惑冲动买入伯克希尔。1965年,伯克希尔表现不佳,很挣扎。1967年,伯克希尔“错误”分红(后期很后悔),收购国民赔偿又走了一步臭棋,让外人搭了巨大的便车。
1968年,开始重大转型,当年收益率58.8%(仅次于1976,PB第二);清算基金,留下多元零售、蓝筹印花和伯克希尔。
1972年,收购喜诗糖果。
1973年,开始买入华盛顿邮报,进入上流社会。
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
1998年,买入通用再保险(高风险,曲线减持)。
2006年,后悔没有在50倍PE的时候卖出可口可乐。
2016年,开始买入苹果。
巴菲特从1956年回到奥马哈开始自己的投资之旅,这近70年里,实际上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1956-1971年:烟蒂股体系
合计15年,年化收益率28.1%
1971-1999年:陪伴优质企业
合计28年,年化收益率26.1%
2000年至今:(钱太多时期)
合计22年,年化收益率10%~15%
五六十年代,烟蒂股投资体系(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控制烟蒂股)完整的闭环逻辑是:(1)买入后涨,卖出获利;(2)买入后不涨,就买成大股东,推动分红、回购或者分拆(3)如果发现财务数据有假,则提起对董事和高管个人的诉讼和索赔。
后期斯洛斯是比较完整继承烟蒂股体系的人,但烟蒂股体系的缺陷是可容纳的资金有限(当然对于普通人已经是天文数字),对投资者占用的精力比较大,施洛斯管理的规模无法与巴菲特相提并论,但47年里40年收益为正,年化收益率是20.1%,扣费后15.3%,且没有连续3年亏损的记录。
https://app-image.maidi.me/pic/20220503/1651564979166572_988.pn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2FwcHBpYy5tYWlkaS5tZS9waWMvMjAyMTAxMjcvb3NzXzE2MTE3NDI4NDY0OTVfNjcyXzMyXzczLnBuZw==/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巴菲特2000年后的收益率看起来“不高”很大一个原因是钱太多,加上因为被要求披露等原因导致投资方式受阻,毕竟这么大的体量在股市里买入任何一个公司都会引强烈的关注。
巴菲特在1959年认识芒格后,自身的理念的升级和芒格的推动,逐步从格雷厄姆传授的“关注企业现有资产清算价值“体系转化为“关注企业未来创造自由现金流“的投资体系。
芒格说自己的作用被巴菲特夸大了,即使没有自己,巴菲特自己也会走上这条路。芒格曾说沃伦(巴菲特)并不打算花钱,他的钱最终要回馈社会,金钱对他而言只是一个讲坛,巨大的数字只是为了吸引人们去聆听他的教诲。
但市场大家对格雷厄姆的印象仍然是烟蒂思维,实际上这是很不公正和狭窄的,施洛斯(和巴菲特同期师从格雷厄姆)、巴菲特和约翰博格代表的指数基金三种流派加在一起才能算完整继承格雷厄姆的投资智慧。
1976年,格雷厄姆甚至还进行了自我否定,建议投资人只用简单的指标筛选出分散组合,借助市场先生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摇摆获利即可,这不得不说是伟大的胸襟。
巴菲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在1969年的时候个人财务就超过了2500万美金,超过了其老师一生财富的10倍以上,让自己成为一台学习机器,并且在近70年里始终坚持不断自我进化,让大家见证了全球投资史的超级大宗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