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一学校巧立名目违规收取费用
2月16日,江西省永新县致远学校的学生家长刘先生向“党报帮你办”栏目反映该校的乱收费现象,“去年秋季高中招生,按分数划档位违规收费400余万元,先后两次被有关单位责令整改,要求给家长退款,但至今未到账。”刘先生说,该校办学性质“公”“民”难分,让家长很不满,希望相关部门能整治这一乱象,把钱尽快退给学生家长。亟待规范的永新致远学校
明码标价划档位收费,美其名曰“特长培养费”
据悉,江西省永新县致远学校原名江西省永新三湾国际学校。在永新县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期间,致远学校对低于录取线520分以下的学生,实行根据分数划档位收费,3万元起步,6万元封顶,20分为一档,每档加收6000元。该校在招生时告诉家长,这笔钱是体艺特长生的“特长培养费”。
此举引发学生家长不满,有家长认为这是明显违规,因为根据永新县去年的招生方案,致远学校高中阶段并没有体艺特长生的招生资格。
有学生家长透露,致远学校的违规情况不止于此,还存在掐尖招生行为。该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高中部特训班招生广告里,宣布对分数居全县前50名的学子,3年学杂费全免并奖励10万元,如3年后考取了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的,再奖励50万元等。
对此,学生家长有些愤愤不平地说,致远学校这是把办教育当成做生意,不仅加重了很多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破坏了永新县的教育生态。
整改督办书成废纸,家长质疑监管失责
2月16日,永新县发改委价格股股长杨章礼表示,永新县致远学校收取的“特长培养费”,确实没有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报备,这是违规行为。永新县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稽查局局长赵莹明确,局里对致远学校的违规收费行为于去年11月就依法下达了罚款50万元的处罚决定。
针对学生家长投诉,永新县教体局表示,去年8月和今年1月,局里先后两次到致远学校调查,发现该校确实没有体艺特长生的招生资格,收取的“特长培养费”属于违规收费,并两次向该校下达了责令整改督办书,要求该校把向144名家长收取的总计400万余元的费用全部退回。
不过,在学生家长看来,校方把整改督办书视同一张废纸。“我们等了半年也没有收到学校的退款。”一名学生家长说,致远学校任由投资人把教育做成了生意,到如今退费没有落实,当地有关监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与教育公平背道而驰,根治“公参民”乱象呼声急切
据资料显示,永新县致远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12年一贯制民办非营利学校。但令家长们不解的是,致远学校可以“公”“民”兼顾——每年永新县政府都会派公办教师到致远学校教学。
据了解,为解决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永新县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了永新县致远学校。
根据永新县政府与投资商签订的协议,永新县致远学校的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规划120亩,实际取得105亩。
永新县教体局人事股股长贺卫中表示,根据协议,永新县政府共派了14名公办教师到致远学校任教。
对此,永新县致远学校的投资人郭桂云认为,学校“公参民”现象并不违规,都是按照当时的投资协议约定来操作。
永新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汤国华表示,永新县致远学校现在有2000多名学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城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不过,当地群众认为,应该尽快根治“公参民”乱象,因为“公参民”带来的弊端与教育公平精神背道而驰。
永新县教育界一名业内人士认为,利用国家资源开办或参与开办收费性质的民办学校,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是导致办学性质模糊,破坏教育资源的分配平衡,特别是对义务教育公益性质带来极大冲击,增加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二是集中了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人为制造教育不公,使教育生态发生改变甚至被破坏。
正因为存在弊端,去年7月8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提出规范与治理“公参民”,其中规定:地方政府和公办学校不得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派具有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已经派出的,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引导退出。
去年12月3日,江西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又下发了《江西省“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其中要求属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督促指导相关学校彻底划清“公”“民”的硬件边界、师资边界、服务边界、招生边界。在划清师资边界中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和公办学校不得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派具有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已经派出的,于今年9月1日前全部退出。
“今年7月30日之前,公办教师全部撤回,同时督促永新县致远学校近期拿出退费方案,把违规收费全部退给学生家长,否则将吊销该校的办学资格。”2月20日,永新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县里正在规范落实“公参民”有关文件精神,回应百姓关切。
让教育回归初心
永新县致远学校违规向学生家长收取巨额费用巧立名目等情况,既伤了当地群众的心,也扰乱了教育公平秩序。同时,更反映了“公参民”乱象整治迫在眉睫。
“公参民”现象非永新县独有,不可否认,社会资本介入办学,一方面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但另一方面,诱发了公共资源的教育逐渐市场化、资本化,且加速了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有悖教育公平精神。尤其当这类学校打出高素质、高升学率的旗号后,通过动辄数十万元的重奖补贴、招生掐尖等吸收优质生源的手段,严重稀释了公办学校的生源,成为教育质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推手。
正因如此,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公平和教育体系的完善不断提出要求,群众对根治“公参民”乱象呼声也越来越急切。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期待地方政府能拿出“硬核”措施,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态度,尽快划清“公参民”学校的“公”“私”界限,让教育回归初心。
来源:江西日报
学校也是想尽办法搞钱 永新县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稽查局局长赵莹明确,局里对致远学校的违规收费行为于去年11月就依法下达了罚款50万元的处罚决定。
学校收了几百万,有关部门收了几十万罚款,双赢。 义务教育阶段,就是应该取消民办 资本的趋利性 好多杂七杂八的费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