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发表于 2021-6-24 19:24:13

青原农家田有了“田保姆”

时至夏至,本是农家最忙碌的时候,青原区新圩镇的刘汉涛却不在自己家田里忙活,而是开着插秧机在附近几个村里到处跑。

“自己家的田不用管吗?”记者问。

“我托管给了镇里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了。”刘汉涛笑声爽朗,“以前家里7亩田,一年到头赚个几千元,现在我们夫妻在服务中心开农机,农忙时月收入超万元,一年七八万元没问题!”

农田里,机子在田间来回穿梭
全程托管,农民当“甩手掌柜”;农田里“铁牛”、无人机上阵,热火朝天。这是该区创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打造“农民外出务工,合作社为农民务工”品牌服务模式而出现的新现象。

今年3月,该区农业农村局经过筛选,确定了14个有资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月起,在村党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下,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土地托管协议,约定保底收益,农户每季付给服务费用后,可享受“保姆式”服务。新型经营主体机械化运作节本增效,保证农民增收。

“今年早稻全程托管服务面积6300余亩,农田一托管,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青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王亚文告诉记者。

无人机上阵
经济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托管约定保本收益,收成好时农民还可参与分红,空余时间可自主选择就业实现增收;经营主体实施统一品种、统一耕种等“五个统一”机械化连片运作,降低成本,获得收益;相关加工企业可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村集体也可获得托管服务收益。社会效益体现在整治“抛荒撂荒”问题上,无人问津的荒地全程托管,盘活了资源,荒土生金。

为发展这一服务模式,今年6月,该区印发相关文件,鼓励各类服务组织购置多种农业机械,重点推广全程机械化服务,重点选择影响水稻生产的工厂化育秧、机插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环节进行补助。托管后,加上补贴亩均收益可达612元至712元,每亩约可减少生产投入220元,平均每亩增产10%,农民每亩实际节本增收300元左右。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了全程托管的模式,这将促进农村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此外,我们还鼓励相关经营主体推出机耕、育秧、插秧等‘菜单式’的单项点单服务,更加方便群众。”王亚文说,下一步该区将延长社会化托管服务链条,为乡村振兴助力。


来源:吉安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原农家田有了“田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