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发表于 2021-2-17 19:16:37

吉安:脱贫不是终点 奋斗谱写新篇

5个贫困县、5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翻开吉安市脱贫攻坚的一页页成绩单,不断变化着的数字,记录着吉安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光荣历史。

  脱贫不是终点,奋斗谱写新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吉安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筑牢防返贫墙,以产业拉动内生动力,在新时代井冈山精神的指引下,将脱贫攻坚的喜人成果,化作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进军的壮阔号角。

筑好防返贫墙 催生发展“新动能”
1月的井冈山市神山村,游人如织,村里群众照片组成的“笑脸墙”,生动反映着人们脱贫后的获得感。从“边穷远”山村,成为全国的脱贫“先锋”,无数来到这里的人发出“神山真神”的感叹。

神山村。 曾謇 摄
  回溯脱贫攻坚征程,吉安人收获满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724元,增加到2020年的1.2万元,年均增长26%;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6.6万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65万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全市2513个村的村级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完备。

  面对局部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吉安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完善贫困户持续增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协同扶贫机制,筑牢防返贫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建立和完善遇困即扶机制,有效防范致贫返贫风险。

  小康路上造血忙。吉安市充分激发出贫困户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通过技能培训,增强群众干事能力。大力开展党建扶贫,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转变贫困群众理念、思维。积极开展创评活动,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提升贫困户的荣辱感和自主意识,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打牢产业基础 乡村振兴“加速度”
井冈蜜柚收获满仓,吉安县横江葡萄串珠成线,遂川茶山香飘百里,万安富硒大米、高产油茶扬名省内外……脱贫路上,吉安市以富民产业为根,为乡村振兴助力。

井冈蜜柚产业。陈汝纬 摄
吉安市率先建立“四个一”“一领办三参与”等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贫困户全覆盖”的产业脱贫路子。六大特色富民产业、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让贫困户有了长效增收渠道,实现“户户当股东、人人有分红”。

近年来,全市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扶贫经营主体6787个,发展六大富民产业660万亩,带动贫困人口33.4万人次,贫困群众户均增收1935元。全市85%以上的贫困户参与了合作组织经营,贫困户收入中产业就业贡献率接近80%。

产业对了头,日子有盼头。吉安在良好的产业基础上“加薪助燃”,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撑、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着力,充分发挥乡贤、产业能手等主体的带头作用,鼓励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模式,以品牌战略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培育出全新业态,带动农村低收入群体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脱贫致富。

凝聚人才合力 脱贫之后“接力跑”
2019年,吉安163名第一书记主动申请留任。在他们的背后,是一盘1257个单位、6328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3.8万名干部结对帮扶10.2万贫困户,实现贫困村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贫困户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的脱贫大棋局。

  通过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吉安推广“党建+脱贫攻坚”模式,把党组织建在扶贫产业链、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扶贫车间上,成为工作的“一线作战部”,更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领乡村振兴的基石。

吉安市继续发挥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大村长、“321”干部结对帮扶体系的作用。继续强化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保持基层扶贫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巩固拓展基层减负成效,精准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并注重培训提升基层扶贫干部实战能力,进一步把激励担当作为转化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来源:江西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安:脱贫不是终点 奋斗谱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