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老货 发表于 2016-12-31 08:24:37

我是北京人:聊聊老北京话(一)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儿,我爱北京,也喜欢积累老北京话资料。我那天看了看新浪博客网友路德的博客文章:聊聊北京话里的儿化音,对我启发很大。
北京话儿化音在汉语里是个普遍现象。这种在北京特有的词汇里例子更多。“扎针”是注射,“上眼药”是往眼睛里滴药,加了儿化后,“扎针儿”、“上眼药儿”都是指告黑状、打小报告,后者还兼有使坏、蒙骗的意思,含义更多些。北京话形容没什么实质内容或者没什么意思的事物有个词叫“味儿事儿”,读作正音可能会误解为“卫视”。还有“事儿妈”、“事儿事儿的”、“劲儿劲儿的”,不加儿化均无法表明意思。还有如“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听着就可爱,把儿化音去掉试试,感觉完全不一样。如对人的称呼里也很常见,“大婶”都会读成大婶儿,读成正音太不像话。再来看看北京小吃的儿化音吧。小吃(其实应该读“小吃儿”)很有名,其中就有很多名称是必须用儿化音的(但都不用写),比如爆肚儿,不加儿化听着就不像是说食物而像交通台在播路况。还有炒肝儿,“肝”如果读正音,恐怕不会有人想吃。此外,像灌肠儿、豆汁儿、焦圈儿、油饼儿、麻花儿、排叉儿、豌豆黄儿、豆腐脑儿、驴打滚儿,把这些名称里的儿化音去掉再念,好象就没一个能吃的了。
您试试这段儿话音:“要真说能力,就他那点儿底儿纯属味儿事儿,就是个雏儿,连个混儿混儿都算不上。就会在头儿头儿跟前儿给人扎针儿,一天到晚劲儿劲儿的,整个儿一没里儿没面儿。他明儿要再事儿事儿的跟我这儿找碴儿,我非好儿好儿跟他玩儿玩儿。你就等着瞧好儿吧!”让真正的北京人说这段儿一点儿也不难,而外地人要想说顺了恐怕不易,估计说出来也不是那个味儿。

幸福老货 发表于 2016-12-31 08:25:09

编辑完毕请您欣赏。{:1_583:}

罗罗罗 发表于 2016-12-31 09:30:26

北京人嫁吉安?

漂泊的牛 发表于 2016-12-31 09:49:42

十几年前在北京听不懂北京话,被取笑

幸福老货 发表于 2016-12-31 10:36:00

罗罗罗 发表于 2016-12-31 09:30
北京人嫁吉安?

谢谢您欣赏与回帖。{:1_583:}

幸福老货 发表于 2016-12-31 10:36:12

漂泊的牛 发表于 2016-12-31 09:49
十几年前在北京听不懂北京话,被取笑

谢谢您欣赏与回帖。{:1_58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是北京人:聊聊老北京话(一)